第(3/3)页 听完,她们都很想自家也学一学,同时还觉得羡慕—— 怎么自己出嫁后,村里就突然得了这么多灵秀? 又过了几日,老胡把自己这小半年的经验总结成册,添上改良的犁,送到镇上给了风珉。 风珉在接过的书册时,很是意外一下。 他再三确认自己面前这个是最不爱舞文弄墨的老胡,这才把书册翻开。 院子里的小少年们正在练武,老胡津津有味地看。 看完他交上来的屯田经验,风珉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这个自己的护卫里最不爱读书的,现在竟然写书了,而且字还写得也不错。 难怪陈松意说教学相长。 老胡在陈家村不光学屯田,还训练那些青壮,教他们屯田,自然而然水平就上来了。 风珉花了些时间才把这本经验手册看完,然后听老胡说他们搞了改良农具,他还是要留下,先不回京城了,风珉应下了:“想留就留下吧。”说着随手把这册子放在了一旁。 老胡看了一眼自己的心血结晶。 尽管这是站在意姑娘的师父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搞出来的,但他还是忍不住觉得自己厉害。 他颇有些自得地道:“就这本我写的东西,要是上交给县令,那也是县令的政绩一桩。” 陈松意是完全没想着要藏私的,老胡这些日子看着,她不光是想把这个屯田方法推给边关,也想推给地方上的百姓。 可惜,这个位置上坐的是郭县令。 虽然他本身做得不算差,他们父子在陈桥县的经营也不算太过分,比起其他贪官污吏来好多了。 可谁叫他们沾上了程明珠? 这一沾上之后,小错也变大错,什么光明前途都与他们无缘了。 风珉睨他一眼:“所以不给他,就便宜我了?” 他说着,又随手翻了翻放在桌面上的册子。 这是很不错。 不过他没想回京以后就这样交上去,他还有别的打算。 今日老胡是同陈松意他们一起来的。 只不过他们一家是从镇上经过往书院去,他则来了风珉这里。 除了送这册子,他还送来了一些陈母新做的吃食给公子爷。 小莲没跟来,跟元六一起在村里守着家。 陈家人从水路去书院,一家四口包了一艘小船。 陈父陈母都是第一次去,难免紧张,两人又特意穿了新衣服,更有些束手束脚。 不过有儿女在旁,两人就渐渐放松下来,有余裕欣赏秋景了。 等到了书院,赵山长见果然如自己所料,陈家父母随长子上门,送他来拜师,就忍不住开怀地笑了。 而且,见到在束脩六礼之外,陈家还特意做了一身衣服鞋袜送自己,赵山长就笑得更加开心了。 行过礼,喝过拜师茶,赵山长就与他们分坐在堂中,正式说起了自己的安排: “从江南去京城路途遥远,便是走水路也要十几天。十月气候正好,我准备再带寄羽他们十几人去一趟京城,同这回一样,带他们提前去备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