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早朝結束。 大鼎之中,火焰還在熊熊燃燒。 滿朝文武心中忐忑,一眾勛貴心中愁苦。 往日向皇宮外,行去的皇宮大道上,總有三三兩兩的大臣,聚在一起,互相攀談。 今日這皇宮大道上,格外安靜。 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心有余悸。 早朝之后。 御書房中。 楊辰留下了閻國公。 與之一起的,還有仲晨、宋仁、江瀚三人。 因為已經對閻國公所要稟報之事,早有預料。 所以楊辰特意留下仲晨他們三人。 御書房中。 閻國公神色凝重,正向楊辰稟報著東海之事。 “陛下,東海如今形勢詭異。” “動蕩根源已非戰事范疇,臣這才匆匆回京。” “一個半月前。” “東部沿海,有大批海寇劫掠村寨、城池。” “他們行動如風,訓練有素,而且其中不乏高手,這絕不是尋常海寇。” “臣當即率領軍隊阻擊、圍剿。” “回京之前,臣組織了不下十次大規模圍剿。” “但如此隨機迅速的圍剿,那些海寇卻如同開了天眼一般,盡數躲過。” “東海一帶,絕對有海寇內應。” “但是臣與東海一帶,璟、堔兩州州牧,聯合調查,明察暗訪之下,根本一無所獲。” “兩州之地,并沒有海寇潛伏。” “現在東海的局勢,海寇蹤跡飄渺不定,查無可查,根本無從下手。” “這些海寇背后,定有一國乃至數國之力在背后支撐。” “臣懷疑有海上島國,圖謀中原,可惜他們行蹤實在詭異難測。” “而查遍了東海兩州之地,也沒查出內應來。” “無奈之下,臣這才厚顏,回京面圣。” 說到這里。 閻國公面色隱有怒容。 這一個多月以來,他憤怒憋屈之極。 “閻愛卿為國為民,不遠數千里奔波。” “有閻愛卿在,是朕之幸,也是大唐之幸。” 楊辰見閻國公那懊惱不已的樣子,開口說道。 “陛下謬贊。” “這海寇之禍,實在讓人頭疼啊……唉…”閻國公說著,又是嘆息一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