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殿試之后。 科舉引起的風波,還在極速擴散著。 關于殿試后,楊辰對新科進士的重用,此時已經成了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楊辰根據前世記憶,命黃宗衡以禮部發布,開始傳向全國各地學堂的神童詩,也是再次激發了一股讀書熱潮。 這一首神童詩,朗朗上口,不僅成了學堂讀物,甚至在楊辰暗中的推波助瀾下,成了百姓們的口頭禪。 尤其是京都周邊。 田間地頭,不時有勞作的百姓在吟唱。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 “少小需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疑貴,盡是讀書人。” “……”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 尤其是那那兩句。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不知激勵了多少出身平凡之人。 隨著這一路科舉掀起的颶風,向神州大地快速擴散。 一則關于殿試的秘聞,也在京都高層流傳開來。 會試榜首張大鵬,殿試問策作答,得罪了楊辰。 這引來了一眾權貴高層的揣測與嘲諷。 “呵呵…這些個寒門子弟啊,總以為有些學問就自高自大,殊不知出身背景才是根本。” “陛下終究還是心向貴族的,這科舉也不過時陛下給這些寒門、賤命,編織的美夢罷了。” “此言不差,就算讓他們讀書,能登上奉天殿的又有幾人?” “哈哈哈……這些賤民實在可笑。” “………” 第一屆科舉。 禮部與吏部的交接,十分迅速。 關于新科進士中,留在京都任官者,還在考察之中。 至于那些邊陲小縣的任用之人,殿試十日后,很快便都被派遣出京。 而很快,一則消息傳回了京都。 去往邊陲小縣,走馬上任的張大鵬,惡疾突發,暴斃途中。 對此消息。 整個京都高層,心照不宣。 寒門終究是寒門。 得罪了那位,還想活命? 至此這一場殿試風波,也在京都高層間,逐漸平息。 張大鵬這個名字,曾經的會試榜首,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再無蹤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