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观礼-《1627崛起南海》


    第(2/3)页

    这样一来,极少数原本还抱有疑虑的股东也总算放下了心,毕竟这种官员出面为商人助阵的场面,在大陆地区可是极难遇到的。看到几名海汉头目与崖州的高官共坐一桌谈笑风生,这已经足以股东们对“琼联发”的未来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

    四月四日,终于迎来了此次周年庆的重头戏,也是针对外来的观礼嘉宾们专门准备的节目,海汉民团大型阅兵式及两栖作战军演。

    当穿着灰布军装,扛着燧发枪的民团士兵们列着方阵沿港区景观大道向胜利堡进发的时候,已经参加过一次阅兵式的本地民众都拼命地用鼓掌和欢呼来表达心中的兴奋之情。而一部分初次见识到这场面的外来者则是惊讶不已,开始重新审视海汉人的实力。

    站在胜利堡门楼上的观礼嘉宾除了崖州官员、大陆商团之外,经过乔装的北越使团代表也同样出席了这一难得一见的盛大活动。看着从胜利堡大门前经过的一队队民团兵和他们所使用的装备,郑柞和郑廷都觉得自己先前对海汉人实力的认识似乎还不够全面。特别是曾经受过海汉军事培训,又与海汉民团有过携手作战经历的郑廷,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海汉民团的军容军纪要远远强于北越军队,这些在当初战场上被忽略的细节,现在正通过队列行进这种方式被重新放大出来。

    步兵方阵之后,还有新成立的水兵方阵、扛着标准制式长矛的预备役民兵方阵、黑衣藤盔的治安警察方阵、用牛车拖着火炮行进的炮兵方阵、虽然稀稀拉拉但在崖州难得一见的骑兵队,甚至还有一支来自于海外黑土港治安军代表组成的小型受阅队伍。

    当然,最为吸引眼球的还并非前面的这些土著部队,而是最后出场,欢呼声最高的海汉指挥官方阵。这个方阵的人并不多,是由军委挑选出的三十六名原军警部成员所组成的队伍。这个方阵由现任的军方一把手颜楚杰亲自带队,三十六人现在全部都在海汉民团中担任了各级指战员的职务,而且全员都参加了两个多月前在安南进行的那一系列战斗,可以说是军方的精英,穿越集团内部的武力支柱。

    而与前面的受阅方阵所不同的是,这支队伍的服装及装备就没那么统一了。虽然当初筹委会采购过统一的迷彩作战服,不过这帮曾经有过从军经历的家伙几乎每个人都自行购置了更高级的作战服装,光是迷彩服就有山地迷彩、沙漠迷彩、海洋迷彩、城市迷彩、丛林迷彩、雪地迷彩等数种之多。作战靴也是五花八门,从3515厂出的强人军靴,到各种国外品牌应有尽有,几乎是找不到几双能重样的。而身上的携行载具和头盔也是花样繁多,像爱现的北美帮在战术背心外面就挂满了各种武器装备,头盔上还装了夜视仪,整个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的美帝皿煮范。

    至于众人所使用的武器也各有不同,北美帮几个人都是选择了自己习惯的武器,比如王汤姆惯常使用的416加上23的长短组合,狙击手老摩根则是一如既往地扛着他那把金贵无比的200狙击步枪。而穿越前来自国内的这批军人则多是挑选了八一杠这种比较传统的武器,虽然军方的保有量很少,但装备这支受阅部队是足够了。至于穿越前作为武装普通穿越众而批量采购的56半自动,则没有在今天的阅兵中拿出来进行展示。

    这么一支乱七八糟,形同杂牌的部队走出来,大多数本地民众的欢呼声和掌声都慢慢停了下来,完全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方阵加入到今天的这种场合里。倒是那些前来观礼的穿越众此时大声鼓噪起来,为这支真正属于穿越集团内部的武装力量加油打气。当然了,其实组建这个方阵参加阅兵式的目的,也并非为了向观礼嘉宾们展示,而是纯粹做给自己内部人员看的一个节目。

    受邀在胜利堡门楼上观礼的几路嘉宾,此时的心情也是各有不同。北越使团的两名代表喜忧参半,喜的是海汉人的武装力量如此强大,所装备的武器都要比他们卖给升龙府更为先进,说明海汉人在武器制造方面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完全显露出来,而作为其合作伙伴的北越,在源源不断地得到海汉的武器供应之后,接下来攻打南越的战斗胜算也会更大一些。

    至于忧虑,还是因为对海汉这种超强武装实力的忌惮,海汉人目前已经在北越境内建立了北部黑土港、中部涂山港及南部永安港三处据点,虽说海汉在这三个地方布置的人员和劳工加在一起也不足万人,但北越军中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仅仅就这么三处地方,几乎就已经锁死了整个北越的海岸线。而北越的海运水平本来就远逊于海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海汉人控制北越地区的海运业只是单纯的时间问题了,而武力上的差距和装备上的依赖,让北越政权甚至根本没法用较为强硬的态度与海汉人就三处据点的主权问题进行交涉。

    这次郑柞到访之后主动要求穿越集团方面提供造船技术的帮助,也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制海权的忧虑。虽然郑柞的要求最终得到了海汉执委会的认可,但这种巨大的技术劣势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挽回的,而且其主动权仍将长期控制在海汉执委会的手中,势必会给北越政权造成很大的被动。

    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让北越代表在看到海汉民团之后既有羡慕嫉妒,也难免生出了更多的忌惮和畏惧这差不多也正是执委会预料之中的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