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昌化进展-《1627崛起南海》
第(2/3)页
从海边的昌化港到石碌的矿藏开采区,直线距离就长达八十里,不过好在这段路途多数区域都是平原,所以筑路的难度倒算不上特别大。工程指挥部的计划是分段筑路,筑好一段便向前铺设一段轨道,逐步向内陆推进。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各种工程材料和施工人员都能以最快的方式输送到前线工地,而全线贯通以后,铁路运输的便捷性也将为石碌铁矿的开发提升施工效率。
就在郑林离开三亚返回安南的同一天,由民团海军“探险级”三号舰在改装后承运的蒸汽机车车头,在经过了一周的海上漂泊之后终于平安抵达了昌化港。
工业部门为未来石碌铁矿所准备的机车是经过改型之后今年才开始生产的“大力神二型”,这种新式机车与目前三亚至田独轨道上所采用的“大力神一型”相比,在体积重量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动力输出增加了20,并且无故障运行的时间也增加了近一倍。一部分在“大力神一型”上暴露出问题的零部件都在新的型号上得到了技术改进,一部分关键管阀甚至动用了穿越物资储备,可以说这种机车已经代表了目前工业部门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水平。
这个全长超过七米的大铁疙瘩在田独工业区制造的同时,造船厂这边就已经在为了它的运输问题而改装船只了。目前海汉所有的船只中没有任何一艘船能够直接装载这个沉重的庞然大物,最后海运部只能打报告让军委这边提供一艘已经开始服役的“探险级”战船,对其船身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这个特殊任务所需。
于是在执委会的命令之下,一艘排水量达到五百吨级的“探险级”战船被重新拖上了船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改造。船匠们拆掉了原来的主甲板,以及用于布置舰炮的二层甲板,制成了一个巨大的凹槽货舱,以便装入预定的大型货物。而在此同时,胜利港和昌化港的货运码头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建,将“新世界号”上拆下来的两套吊装设施装到了码头上。
如果不是已经经过了两年的运作,这种需要众多单位协作进行的项目恐怕会出现许多问题。而这次由执委会亲自出面协调,各个单位一起出力,在确定石碌项目的开发期限后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做好了相应的工作。
机车在运至胜利港之后,用畜力从专门的轨道直接拖到了码头上,然后进行吊装。这个环节大概是让所有人最为紧张的部分,重达好几吨的机车头在钢丝缆绳的牵引下缓缓地放入特制的货舱中,直到松开缆绳,船身没有出现明显的倾斜,众人才总算是集体松了一口气。
“探险级”战船的承载力倒并不是问题,原本船上的火炮加在一起的重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这辆蒸汽机车,但当初布置火炮是经过了反复计算和长时间的配重平衡试验,而吊装这个大家伙却根本没法在事前调校,只能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来完成。好在最后一切顺利,机车上船之后没有影响到船只的平衡。
不过在运输的过程中,仍然是丝毫都大意不得,越之云亲自担任船长押船。船只一直沿着近海航线行进,以便尽可能避开海上的浪潮起伏。以“探险级”战船的性能,原本两三天就能抵达昌化,但在装了这个大家伙之后,则是足足在海上走了一个礼拜才到。
在抵达昌化之后,花了足足两个小时的时间,才将机车从船上重新吊装到岸上。不过机车到了之后并不能马上就投入使用,为了防止意外,有相当一部分比较重要的零部件在航运前就提前拆下来单独运输,都需要在昌化这边进行再次装配。另外昌化这边所铺设的轨道距离也非常有限,仅仅一个多月的施工时间,目前也只完成了昌化港到昌化县城北部这段不过两三公里的路基铺设而已,连铁轨都还没有完全铺设到位。
“小越,运这大家伙过来,你们一路也辛苦了。我让食堂准备了接风宴,晚上大家吃好喝好,修整一两天再回去。”刘山夏代表本地的工程指挥部,迎接承担这次运输任务的海运部越之云等人的到来。
越之云苦笑道:“那你可得有得忙了,起码还得给我接好几次的风才行。这种新机车第一批就计划要建造四辆,全部投入到石碌项目,后续等复线开通了肯定还得追加。据说今后用在矿上的那种小型机车头也会逐步淘汰,都换成大力神系列的,这大个头要跨海运输很麻烦,今后还有得我忙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