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6章-《1627崛起南海》

    第2666章

    符力目前的工作岗位是隶属于外交部,但他同时又肩负着贸易、情报、文教乃至军事等多个领域的职责,所以他的业绩考核、职位升降,都是由执委会垂直管理,无需向东海大区负责。

    朱子安一事是由北方大区和东海大区联手操办,符力只是在汉城地区给予应有的协助,此事成效如何,那并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而且朱子安此人就算以后被留用,因为身份的原因,今后也不太可能外放到朝鲜任职,所以符力也不用费心去维持跟他的关系。

    简单谈完朱子安的事,便进入到第三个议题,即两国此次通过会谈达成的新协议将会带给朝鲜一方的影响。

    两国的新协议主要是关于已有的合作项目产业升级,说白了便是海汉现在需要更多产自朝鲜的初级工业品,以用于接下来要在杭州地区实施的大规模基建计划。特别是煤铁等江浙地区相对稀缺的矿产,更是需要利用大同江流域现有的工业产能进行补充。

    符力道:“按照执委会和工业部的意见,我们要求朝鲜在未来三年内将优势燃煤的出口量增加五成,钢铁制品的出口量增加一倍,还有其他一些矿产也有类似的要求。但这样的要求很难完全依靠提升产能来实现,大概还是要挤占一部分原本供应朝鲜国内的产品。朝鲜方面的反对声音,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一点上,认为我国的要求会让朝鲜原本制定好的一些发展规划陷入停滞。”

    陶弘方补充道:“所以执委会同时也提出了为这些合作项目提供技术升级的条件,对朝鲜来说这个条件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了。而且产能的提升会为朝鲜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朝鲜来说也有不小的好处。”

    符力点头道:“最终对方肯认可协议内容,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考虑到我方提出的条件所将带给他们的长期收益。用初级工业品来换取产业升级,这可不是随时都能得到的机会。更何况就业岗位增加之后,朝鲜的产业工人数量也会随之大幅提升,李凒应该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李凒在海汉留学期间考察了几乎所有的生产单位,自然很清楚掌握生产技能的产业工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与海汉合作的产业项目,是朝鲜为数不多能够培训产业工人的所在。

    按照两国的协议,这些工人只要在合作项目中工作满八年便可自由离职,所以朝鲜目前尝试自行经营的一些工业项目中,任用的人员几乎都是在合作项目干满八年后跳槽过去的熟练工,大大降低了朝鲜发展自主工业项目的难度。

    以牺牲工业品的获取量来换得产业升级和人员培训的机会,这样的交换条件对朝鲜而言无疑是划算的。但对于与之相关的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其中的得失利弊情况则要更为复杂一些。

    大同江流域那些工业合作项目都是关乎国家命脉的重要产业,如盐、铁、造船等等,所以专营权都被收归官方,但具体的经营渠道则是分包给某些有实力的个人或商团。而这些经营者的背后,无一不是朝鲜国内有权有势的上层人物。

    海汉现在需要合作项目的产能更多供应给东海大区等地,就势必降低供应朝鲜国内的比例,而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经营者的收入。所以此次会谈的真正难点,其实是要说服这些朝鲜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接受海汉的安排。

    “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从其他方面给予补偿。”符力面色平静地说道:“好在事情还算顺利,也没有发生节外生枝的状况。”

    石成武道:“这都多亏符大人劳神费力,从中斡旋,否则这事恐怕得谈判好几轮才有希望。待此次事毕,我将据实上书,为符大人请功。”

    符力笑了笑道:“职责所在,应当如此。”

    如果要放到正式会谈开始才想办法实施这些台面下边的操作,那必然会耽搁谈判进程,所以符力这边的相关工作其实提前几个月就已经在进行了。

    期间他要与方方面面的相关人物碰头接触,讨论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易条件。海汉方面付出的可能是某种商品的特许经营权,位于海外某地的种植园,亦或是为某位官宦子弟提供一个留学三亚的特别名额,以及政治方面的支持承诺等等。

    每个谈判对象所能接受的条件可能都不相同,这样的会谈过程往往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经办人持续跟进,并不是轻松的差事。但这是执委会直接下达给符力的指令,他自然是要不遗余力地去完成任务。

    等到使团抵达汉城的时候,符力其实已经与利益相关的各方达成了协议,只等正式会谈走个流程,就可以签署协议了。这其实也是变相给石成武等人这趟形同镀金的出使差事扫清了障碍,石成武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才会出言致谢。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当然接触不到这些内幕,所知的公开信息基本都是来自于朝廷各个主管衙门的布告,以及半岛时报上的相关报道。

    对百姓来说,此次会谈的结果无疑都是一些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比如半岛时报已经透露,大同江流域的各大产业又将开启大批招工,预计新增岗位将多达上万人,而这些岗位的工作收入和职业发展前途,可以算得上是普通人向往的目标。

    此外朝鲜与海汉之间的跨海运输产业也将扩大经营规模,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仅大同江一地,就会增加数百条往来于两国间的货运帆船。数以千计高收入的水手岗位,正在等待着朝鲜的年轻人报名。

    海汉还承诺将逐年增加对朝鲜一部分农林产品的采购量,这就意味着占据朝鲜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体有望从中获益。当然这也有前提,那就是延续一贯的做法,农户或农场主要先与海汉签订相关合同,种植海汉所要求的农作物,并且使用海汉所提供的种苗。但几乎极少有人能意识到,海汉其实是在通过这样的手段逐步控制朝鲜的农业生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