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荣辱与共-《宋神宗新传》
第(3/3)页
很快,驻守在汴京的二十万禁军能够集中到中军校场的只有五万人不到,五万士卒将擂台围了个内外几十层。
烈日炎炎,他们喘着粗气,任凭汗水流淌,充满了坚韧和顽强。
赵顼想到,如果不是上层统治阶级的压制,有这样的一群猛士,大宋怎么可能积贫积弱。
大宋朝禁锢了他们的热血,把他们禁锢在这小小的城南大营,为的只是守住赵家的江山,守住皇室官僚奢侈腐化的生活。
赵顼走到擂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士兵,咽了咽口水,开始鼓动起来。
“兄弟们,朕的禁军兄弟们,朕想问问你们,你们来自五湖四海,来到这禁军大营,为的是什么?”
士兵们不敢相信,这就是皇帝,没有一点皇帝架子,没有一点皇帝的尊严,竟然把他们这些下层的士卒称作兄弟。
“或许有的人说,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那我问问你们,你们的家人过得好吗?”赵顼接着慷慨陈词。
“或许有的人说,是为了谋一个前程,为了光宗耀祖。那我问问你们,你们可以光宗耀祖了吗?”
赵顼的大声质问,比让人昏迷的烈日还要沉重。是呀,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当了兵?
“或许有的人说,是为了保家卫国,报效皇恩。那我问问你们,皇帝给了你们什么?给了你们前程?还是给了你们尊严?或者说是给了你们富贵?”
赵顼继续大声质问。将军们都摸不着头脑,这个皇帝到底在说什么?这不是在拆自己的台吗?
“给没给?你们心里都有一个算盘。朕今天来到这禁军大营,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些朕都会给你们。就算朕给不了你们,无论贫富荣辱,朕都会和你们站在一起。”
赵顼说完,就招呼李向安,把火炉弄上擂台。李向安指挥着一群士卒把巨大的火炉抬上了擂台。火苗在烈日中跳动,一块小小的烙铁在火炉中烧得通红。
“来吧!”赵顼大吼一声。
李向安颤抖着双手,握住烙铁的把手,心中忐忑不已。但是皇命难违。李向安狠了狠心,拿起烙铁轻轻地烙到了赵顼的左边额头上。赵顼冷哼了一声,却没有叫出来。
整个校场彻底地安静了下来,连喘息声都没有。烈日照射在赵顼的额头上,一个血红的火字格外醒目。
“这就是黄金火骑兵的烙字,以前当兵刺字,每个人都感到耻辱,甚至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今天,朕也当兵了,当的是黄金火骑兵,熊将军麾下一名小小的士兵。这刺字之辱,朕和你们一起承担。从今天起,朕也在这禁军大营住下来,和你们同吃同睡,一起训练。朕与你们生死相随,荣辱与共。”赵顼指着额头上的烙字大声说道。
“朕,今天要告诉你们,我们当兵是为了让每个百姓都有自己的田产,是为了守住脚下的土地,是为了家中的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也就是从今天起,朕会带领你们去获得土地,荣耀和财富。”赵顼大声地承若着。
赵顼知道,要变法,必须要牢牢地把枪杆子、刀把子攥在自己手里。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士兵们在一起,让他们忠诚于自己,而不是自己的这身黄袍。
“你们愿意追随朕吗?”赵顼等待着士兵的效忠。
“吾皇万岁!吾皇万岁!”士兵们欢呼起来。
赵顼什么都没有给他们,然而凭借着皇帝的身份,凭着荣辱与共的胆色,士兵们相信了赵顼的承偌。
在烈日中,熊本又挑出了五千黄金火骑兵兵员。和赵顼一样,他们的额头上除了刺字,又多了一个烙字,一个血红的火字。
通过擂台比武,赵顼手下又多了十员猛将。李继荣、高飞、杨进、郭开、罗浩、孙浩英、吴建豪、孙文成、牛再高、包怀山,这十个人后来跟随着赵顼南征北战,被称为十大元帅。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大宋猛将多如牛毛,只是国策压制了他们,不给他们展示武艺的机会。所以,纵观宋朝一代,文豪很多,名将却少得可怜,屈指可数,而且还要打上文臣儒将的烙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