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改革军制-《宋神宗新传》
第(2/3)页
许多大臣开始仍持反对意见,但赵顼不给他们申诉的机会,便把他们赶出了禁军大营。或许设立内阁的事情太忙,之后一段时间,再没有人来骚扰赵顼了。
赵顼相信,只要十五万禁军在手,不怕他们把朝堂闹翻天。
通过李向安的奏报,赵顼仍能知道朝堂发生了什么。内阁设立以后,朝堂的运行效率反而提高了不少,而文彦博也与富弼联手,缓慢地推行着庆历新政的许多政策,这让赵顼始料不及。文彦博也不时递来奏疏,陈述朝政状况。
让大臣们无法置信的是,赵顼这一不在朝就是整整一年。而之后的三年内,赵顼大部分时间也都不在朝。
又是一个月过去,赵顼回了一趟皇宫,向两宫娘娘请安,并告知自己要去李家马场训练骑兵。
晚上,赵顼抱着向皇后,陈述了一些大道理进行安抚。第二天一大早,便又带着李向安和几个小黄门去了禁军大营。
“熊太尉、韩总督,这十五万禁军就交给你们了。”赵顼嘱咐道。
“圣上放心,微臣定不负圣上重托。”两人齐声说道。
赵顼扬起右臂,向他们敬了个礼,同时也给来送行的士卒们敬个礼。
士卒们整齐地扬起了右臂回礼。扬手礼是赵顼新规定的军礼,取代了以往的跪礼。
黄金火骑兵一团将军罗浩已经集合了五千黄金火骑兵,随时准备出发。
这城南校场太小了,根本无法训练一支骑兵,骑兵需要的是不断地奔驰。
在商人李战马的引领下,大军开拔,向汴京东北二百里外的太行山进发。
李战马,时年四十六岁,是个衣着华丽的大胖子海商。
他是王安石联络的商人之一,这次过来就是要迎接赵顼前往李家马场的。
黄金火骑兵,现在只是一支步兵而已。大军分作两列,以队为单位,每一队中间都有四辆马车,上面都是兵器、营帐、马具、锅灶、粮食等东西。
每个士兵都是身穿黄金甲,手持长枪,腰间挂着青龙双刃刀,背着一张长弓、一壶箭。黄金甲折射着太阳的光辉,踏云靴随同整齐的步伐留下身后纷扬的尘土,连绵的大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黄金火骑兵的制式装备是一人三马,一匹战马,作战时使用,一匹走马,行军时使用,一匹驮马,用来驮运粮草和装备。
一人一套黄金甲,一套青龙双刃刀,一杆长枪,三张弓。
三张弓,平时背负在背的是摘星弓,有效射程八十步。挽月弓,有效射程一百五十步。落日弓,实际上是弩,有效射程两百五十步。
圣母娘娘的兵器库和大宋武器库的好装备都被赵顼搜刮了过来,装备这支黄金火骑兵。
现在,剩下的就是战马了,大宋缺战马,希望王安石能搞定这个问题。
等到了李家马场,就能见分晓了!
来往于官道上的百姓纷纷驻足打量。这是我们大宋朝的军队吗?好威武呀!你看他们额头上都有一个烙字,是个火字。是官家新组建的黄金火骑兵,咦?怎么是步兵?
赵顼与罗浩在队伍的最前排,也是步行,没有骑马。
李战马则是坐马车,在前方领路。李向安开始规劝赵顼坐马车,赵顼不同意。
李向安只好舍命陪天子,也跟着后面跑,只是没跑两里路,就歇菜了。累昏倒地,口吐白沫。最后被赵顼与罗浩送到李战马的马车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