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守约,你擅长隶书,但隶书的点画不能兼顾艺术和实用两方面要求,还不是一种完美的字体,必须进一步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解决上下点画的笔势连贯问题……” 罗太岁边说边又写下那两行字。 只见横画起笔重按,形成蚕头,收笔重按后向右上挑出,形成雁尾,撇画的收笔重按后回锋,捺画的收笔重按后挑出,左右对称,行同飞翼。 这正是隶书。 汉字衍生到隶书,线条形式越来越丰富,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画,并且非常注重美饰。 这些华丽的美饰手法虽然丰富了汉字的艺术表现力,但同时因为笔势不能连贯而影响了书写的流畅性,有悖于汉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这一实用功能。 所以楷书在唐代得以发展起来。 经罗太岁一番实际操作带讲解,裴行俭大约了解了一遍汉字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听完再回味了一下,顿时受益良多。 “大头,虽然我早已对你刮目相看,但这次……”裴行俭起身拱手一揖,“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揖之后,他又道:“看来我是得好好和你学习写字才是!” 同时,他这份低调更应该自己好好学习。 “玩笑话而已,守约,你的隶书已臻上乘,想要掌握楷体并非难事。”罗太岁咧嘴一笑,按着他坐下,问道:“两者选其一,还是两者都想要?” 他问的自然是字体。 第一种是颜体,乃颜真卿所创。 第二种是柳体,乃柳公权所创。 两者各有特色,以“颜筋柳骨“并称于世。 都是可以和欧阳询的欧体相提并论的书法大家。 面对他的提问,裴行俭略作思索,道:“就第一种吧。” 他并不贪心,只选了一种,因为贪多嚼不烂。 而第一种的颜体,笔法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倒是很契合他儒将之雄的特色。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这是后人对颜真卿的评价。 同时也是罗太岁对于裴行俭这个好兄弟的期望。 第(3/3)页